唐瓷茶盏、托
为河南偃师出土的唐宣宗大中元年(公元847年)穆悰墓中的茶具之一,
距今已有1150余年的历史,是唐朝中基层仕宦的吃茶品茗专用茶具。
这件唐瓷茶盏,一式三件,即由盏、托、盖组合而成,通高为11.0厘米,圈足直径5.5厘米,通高6.9厘米。
盏的表里壁均施以白釉,呈淡青色。这与唐代崇尚茶汤以“绿”为贵相关,以为青色瓷,可以使茶汤呈现绿色,有利于茶。盏上的盖,呈倒浅盘形,上有低矮圈足,便于提手握盖。盖表外壁施全釉,釉色白中泛青,而内
壁仅核心部位施釉。盖的最大直径12.0厘米,通高2.7厘米。 托呈浅盘状,下有低矮圈足。除圈足底部外,均施以淡青釉。
托的最大直径9.3厘米,圈足直径为3.5厘米,通高2.2厘米。从全体看,这件唐瓷茶盏、托,全套呈淡青色,光彩协调,吻合唐时对茶的审雅观。并添加了盖,这是饮茶用具的一种改进,它对注茶和饮茶时的保香、防污、增温,都有较好的感化。但这套饮茶器具,从整体看,托盘好像偏小,是以,有人怀疑它大概当初其实不配套,也许是下葬时乱中失足所致,但这仅仅是一种推测,不足为证。
相关的主题文章:
健康生活
分享:
0
距今已有1150余年的历史,是唐代中下层官吏的饮茶专用茶具。 盏的内外壁均施以白釉,呈淡青色。这与唐代崇尚茶汤以绿为贵有关,认为青色瓷,可使茶汤呈现绿色,有益于茶。盏上的盖,呈倒浅盘形,上有低矮圈足,便于提手握盖。盖表外壁施全釉,釉色白中泛青,而内 为河南偃师出土的唐宣宗大中元年(公元847年)穆悰墓中的茶具之一,这件唐瓷茶盏,一式三件,即由盏、托、盖组合而成,通高为11.0厘米,圈足直径5.5厘米,通高6.9厘米。>壁仅中心部位施釉。盖的最大直径12.0厘米,通高2.7厘米。 托呈浅盘状,下有低矮圈足。除圈足底部外,均施以淡青釉。 托的最大直径9.3厘米,圈足直径为3.5厘米,通高2.2厘米。从整体看,这件唐瓷茶盏、托,全套呈淡青色,色泽调和,符合唐时对茶的审美观。并增加了盖,这是饮茶器具的一种改进,它对注茶和饮茶时的保香、防污、增温,都有较好的作用。但这套饮茶器具,从整体看,托盘似乎偏小,因此,有人怀疑它可能当初并不配套,或许是下葬时乱中出错所致,但这仅仅是一种猜测,不足为证。
【声明】汇图网是正版商业图库,未经权利人许可,任何人不得随意使用本网站的原创作品(含预览图),否则将按照我国著作权法的相关规定被要求承担最高达50万元人民币的赔偿责任。
上一篇: 峨眉毛峰的泡法_峨眉花毛峰多少钱一斤_峨眉毛峰口感
下一篇: 很抱歉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