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有机茶园认证
2、按有机农业生产体系和办法建立起来的园和厂。
3、生产出的鲜叶在加工包装、贮运过程中不受化学品污染。
4、必须经过有关部门认证、颁证。
树是一种多年生的经济作物,它的有效经济年限可达数十年,一经种植便不宜移动,所以要选择好的地点,高标准、严要求,做到讲科学,以适应树生育的需要。
利用荒山及荒林地开辟园是当前发展我市叶生产基地,迅速提高我市叶产量重要措施之一。叶作为农业生产内容之一,其显著特点是商品性大,竞争性强,发展叶生产基地,能使产口稳定可靠,为国内外市场提供更好的叶商品。为此,需彻底改变过去我市叶旧貌,改落后为先进,变低产为高产。并创建一批速成高产稳产园,成为实现叶现代化的生产基地。
新园建立的基本要求是:等高梯层,条栽密植,缓路横沟,深垦基肥,良种壮苗,在此基础上逐步向高标准、高质量的现代化园方向发展。实现区园林化,树良种化,生产机械化,栽培科学化。
我市山区条件悬殊不一,建园应选择相对集中连片的地点。但所谓集中连片,不能错误理解为反整个山头全面开垦种。应根据山区地形特点,做到具体规划,宜则,宜林则林,宜农则农。
新园开垦会破坏原有植被,引起水土冲刷。所以要求地形、坡度建立等高条植缓坡园或梯层园。
按树对气候等环境条件要求,宜选择气候适宜,土壤酸性,土层深厚,山坡坡度25度左右,相对集中连片,有发展前途的缓坡丘陵地作为建园基地。
A、干道:6公顷(90亩)以上园要设置干道,路宽7--8米,路坡小于6度,弯道半径不小于12米。
B、支道:各片园间联络,路宽3米,坡度小于8度,弯道半径不小于10米。
C、步道:连结上下层梯层要疫步行道,路宽1米,路坡小于15度。
山地园要优质到小雨、中雨雨水不出园,大雨暴雨积沙走水不冲园。
A、蓄水沟:在每一梯层内侧开设蓄水沟,沟宽40厘米,深20--30厘米,每隔4--8米筑一坚实土埂,土埂略低于梯面。
B、排灌沟设在各片园间的道路两侧或靠近山坑小涧 侧,要与蓄水沟相连接,排灌兼用。沟宽40--500厘米,沟深20--30厘米,排灌沟与蓄水沟连接处要挖积沙坑。
(1)清理地面,将地面零星树木、杂柴、荒草、乱石和草地等清理运出园外,凡在规划中园地四周道路,水沟两旁属于防护林带的树木都应保留。对局部凹凸不平的地形,应从长远利益考虑,宁愿多花些工夫,也要加以平整改造。
(2)深耕土壤,缓坡园开垦的关键是深耕改土。开垦深浅对树的生影响极大。深垦深度根据土壤性质而定,土质疏松深厚,深垦深度可稍浅些,土质浅薄结实的,应深垦60cm以上。对于从未垦植过的生荒地,就分初垦、复垦两次进行。初垦深度一般要求达60cm以上,深翻后,不必打碎土块,以利于蓄,熟化,提高土壤深耕效果。
(1)平地和缓坡地的开垦,平地及5度以下产丘陵或山脚缓坡地,可进行等高条植。
在开垦时,按等高方式由止而下进行,同时宜采取初垦与复垦结合进行的方法。即先全垦30cm厘米左右,后规划好的等高行,深挖60cm的种植行。清除草根、石块,整细土壤、下足基肥。
(2)梯级园的开垦,坡度在5度以上的山地种,都要构筑等高梯层园。5度以下的要等高种植,以利于水土保持和园管理。筑梯级要求等高不等宽,梯面外高内低,外埂内沟,梯梯接路,沟沟相通。梯面宽度最窄不小1。5米,梯壁高度不得超过2米,梯长最长不超过70米,梯壁倾斜度以60--70度为宜。坡面表土层要求保留在梯面或种植沟内。
修筑梯层,可用草皮砖专块、石子砌坎或修筑土坎。梯沿要比园地高出20厘米,边砌边挖心土,形成外高内低。第一层做好后,再把上一层表土挖下填平下层梯面,再修筑第二层,后把第三层表土填到第二层梯面上,以此类推。
(1)定植时间,选择苗休眠期的晚秋和早春,秋季以寒露、霜降前后的小阳春气候为好春季以立春,雨水前后为好,晚秋定植地下部生长旺盛,生根快,来年好越夏。
规格及苗用量,单行品字型种植行株距(1.2--1. 5)米×(0.3--0.4)米,每丛种2--3株,亩植苗3000--4800左右。同时要注意早、中、迟的比例配置,一般为1:3:2为宜。
(2)定植方法:划行,按预定行距平地园,按直线划行,梯园距梯沿80--90厘米划行,梯面宽2.7米以上种两行。
开沟施基肥,根据已划行,在全垦30cm基础上挖深60厘米,宽40--60厘米的种植沟。挖沟时,表土放边,底土先回沟底,然后下有机和磷肥,土肥混和后,再填上细土即可栽。要求亩施有机肥100担,饼肥200公斤,磷肥80--100斤。如有机肥少则适宜在20--30厘米的浅表土层集中施用为好。
(3)苗定植,苗根茎部入土深2--3cm。品字型种植。定植时根要自然伸展 ,载后覆土压实,盖一层松土,保持10cm浅沟,再浇水,铺草覆盖。
9日,福建省检验检疫局副局长朱晓南一行到安溪县调研“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县”工作开展情况。安溪副县长林荣超、王金章陪同调研。
朱晓南一行实地察看了虎邱高建发有机茶园管理、八马茶业公司有机茶加工环节,详细了解茶园生态、农资监管、有机种植、生产加工、质量溯源等情况。
调研组认为,安溪县立足县情,紧紧抓住“绿色发展、以质取胜”这一核心,坚持在茶园生态化、茶农组织化、生产标准化、基地庄园化、茶园有机化的“五化”中,大力推进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县创建工作,有力地促进了安溪县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和系统升级。
目前,安溪县有机茶叶生产企业从2011年的13家发展到现在的18家;认证面积从2011年的34128亩增加到38358亩,有机茶产品产量2407吨,茶叶认证面积居全国产茶县第一位,极大推动了安溪县茶产业的转型升级。
上一篇: 浙江省德清县今年茶树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测_茶树常见病虫害图片
下一篇: 茶树的形态特征和茶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