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茶界有三个坏现象
茶界有个很不好的现象,是各持己见的多,平心而论的少。做拼配茶,就说如何均衡、协调;做纯料茶,就说如何霸气、阴柔;做单株茶,就说如何极致、顶尖;做玩家茶,就说如何稀缺、独家……由此生出种种议论来,自家的就是最好的,别人不管做什么都不值一提。问题是,各家的制茶理念不同,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跳出产品本身,去争论“尺”好还是“寸”好,等于无的放矢了。
鲁迅《三闲集•扁》一文讲到一个乡间笑谈:两位近视眼要比眼力,无可质证,便约定到关帝庙去看这一天新挂的扁额(注:“扁”即“匾”)。他们都先从漆匠探得字句。但因为探来的详略不同,只知道大字的那一个便不服,争执起来了,说看见小字的人是说谎的。又无可质证,只好一同探问一个过路的人。那人望了一望,回答道:“什么也没有。扁还没有挂哩。”
中国普洱茶网讯:茶界有三个坏现象,一.品茶以老为贵,以老为荣二.百年老茶泛滥三.茶人相轻严重。这三种现象何时休?
一.品茶以老为贵,以老为荣
某些老茶爱好者,家中茶是老的,酒喝老酒,醋喝老醋,酱油也是老的,甚至连做饭炒菜的火腿也是十来年的老肉,这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吗?
还经常听某些茶界大师宣称,30年或更早年份之内的茶不喝,误喝了一口十来年的好像就被玷污了一样,大发雷霆。
那我先问问,中国历朝历代哪个皇帝不喝新茶而喝过老茶?近现代又有哪个名人雅士不是以新茶为主,甚至99.999%的人喝新茶而没喝过老茶。
老茶可以说是这十来年出现的小众文化,但万万不可做成主流,长此以往会毁掉中国茶产业的。
二.百年老茶泛滥
以前是流行88青,后来是红印,再后来是宋聘,如今又流行起了百年老红茶,百年老绿茶,百年老白茶,百年老乌龙等等稀奇古怪的东西,几乎每天从网络或者微薄微信都可以看到谁谁谁聚在一起品百年老茶,甚至某些大师手上的百年老茶全国巡走品鉴,年年品,月月品,日日品,品了不知多少人,还在继续品,甚至包装上的某些百年牌子都是臆造,历史上未曾有过。
唉!百年前留下的老茶,能有多大量禁得起如此消耗?大家心知肚明!
三.茶人相轻严重
茶人之间,喜欢互相诋毁,造谣生事,自己的茶都是好茶,别人的统统是垃圾!
这种黑嘴茶人很普遍!
遇到不喜欢的人就茶余饭后诽谤侮辱,好像你爬到了陈国义头上你就比陈国义高,你骂了陈国义,陈国义就是你小弟一样,总想踩踩别人,抬高自己。茶人之间要自律,要有茶之精神,不能整天惹是生非,相互诋毁,否则就不配做个喝茶人。
责编:深水鱼
更多你需要的文章请点击:
某些老茶爱好者,家中茶是老的,酒喝老酒,醋喝老醋,酱油也是老的,甚至连做饭炒菜的火腿也是十来年的老肉,这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吗?
还经常听某些茶界大师宣称,30年或更早年份之内的茶不喝,误喝了一口十来年的好像就被玷污了一样,大发雷霆。
那我先问问,中国历朝历代哪个皇帝不喝新茶而喝过老茶?近现代又有哪个名人雅士不是以新茶为主,甚至99.999%的人喝新茶而没喝过老茶。
老茶可以说是这十来年出现的小众文化,但万万不可做成主流,长此以往会毁掉中国茶产业的。
二.百年老茶泛滥
以前是流行88青,后来是红印,再后来是宋聘,如今又流行起了百年老红茶,百年老绿茶,百年老白茶,百年老乌龙等等稀奇古怪的东西,几乎每天从网络或者微薄微信都可以看到谁谁谁聚在一起品百年老茶,甚至某些大师手上的百年老茶全国巡走品鉴,年年品,月月品,日日品,品了不知多少人,还在继续品,甚至包装上的某些百年牌子都是臆造,历史上未曾有过。
唉!百年前留下的老茶,能有多大量禁得起如此消耗?大家心知肚明!
三.茶人相轻严重
茶人之间,喜欢互相诋毁,造谣生事,自己的茶都是好茶,别人的统统是垃圾!
上一篇: 唐朝和宋朝是如何喝茶的_唐朝和宋朝谁强大_唐朝和宋朝的古诗
下一篇: 武夷斗茶古今谈